导航栏

×
语录 > 高分作文 > 导航

艺术与文学作文

艺术与文学作文(实用八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艺术的作文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有条不紊的推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共识。所以,在开展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学时,不仅要对音乐知识教授提高重视,还要充分关注素质教育要求,强化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培养。本文结合学前教育实际,探讨了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艺术鉴赏能力

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艺术教育作用日益显著,越来越受到师生、家长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学在学生鉴赏能力培养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学前教育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策略。

一、学前教育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现状

首先,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目标。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学前教育音乐艺术鉴赏能力课程目标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现代的音乐素质需求不相符合,所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目标至关重要,即体现课程设置需要体现现代音乐教育要求,强化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其次,学生价值出现偏差。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重娱乐功能轻鉴赏功能的现象,他们热衷利用音乐缓解情绪,所以,大多数学生以追求流行歌曲为目标,对古典名曲缺乏兴趣,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再次,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音乐艺术鉴赏能力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基础,甚至有少数学生对音乐常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难以保持高涨的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最后,家庭教育对音乐熏陶有所忽视。学校教育相较于家庭教育而言在音乐熏陶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父母是启蒙教师,对孩子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若父母热爱音乐,时常播放高雅音乐,长期以往,孩子也会爱上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音乐素养。但现实中,很多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根本没有多余时间欣赏高雅音乐,即使有部分父母热爱音乐,也仅局限于流行音乐,不利于孩子音乐素养培养。

二、提升学前教育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提高对师资力量培养的重视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其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对学生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程度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理应提高对师资力量培养的重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提高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学的地位,使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首先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其次需要尊重学生个性与音乐造诣,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音乐基础与学习能力,对音乐领悟存在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授学生唱歌技能的同时强化现代技术教学。

(二)体现音乐鉴赏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强化知识、技能教授,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及的知识技能教授与传统音乐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教学过于依赖课本音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现代音乐教育应实施融合式教学,即在教学中融入鉴赏性与趣味性,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为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提升作铺垫。

(三)以音乐鉴赏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要想促进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强化作品鉴赏,尤其要强化优秀作品鉴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新时期学前教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课堂特征进行教材调整,使教学内容与音乐鉴赏相适应。同时,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弥补传统教学局限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提升音乐艺术鉴赏能力。

(四)发挥现代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大量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当前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学存在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的问题,不利于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提升。所以,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师应以开阔的视野主动学习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制定合理科学、符合学生学习特征与需求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层次教学;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音乐鉴赏教学更具活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学生人格塑造、思维创新、智力发展起着关键性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开设音乐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了解发现,当前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学生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所以,如何改善当前教学现状,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音乐艺术鉴赏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尹斌.论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6).

[2]王娟娟.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2

摘要: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大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在艺术教育视野下从多方面着手开展这一审美教育。要注重现实生活的融入,加深大学生对作品内容美、形式美及意蕴美的理解,注重让大学生抓住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美术鉴赏教学;审美教育;鉴赏能力;艺术素质

从当前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内容看,美术教育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审美教育。在美术鉴赏活动中,一些高校教师并没有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揭示,也没有整合美术作品的意义、内容和形式,这致使美术鉴赏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基于此,本文对艺术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美术鉴赏教学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一、注重现实生活的融入

现实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头,要想有效开展美术鉴赏活动,需立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把目光投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从中获得艺术真味。比如,在随处可见的平面广告、视频广告中,有一些具备一定艺术审美价值的广告,教师可以多启发大学生,引导他们从中寻找和发现经典。比如,美术作品《记忆的永恒》和《向日葵》以及《蒙娜丽莎》等以多种形式融入了广告画中,不仅赋予了广告画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广告的效益极好。此外,在开展美术鉴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大学生参观生活中的一些绘画作品展、建筑作品、雕塑作品等,让他们进行鉴赏和对比。总之,大学生拥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便能抓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的事物。

二、加深大学生对作品内容美、形式美及意蕴美的理解

教师在实际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时,应选用有生活气息的美术鉴赏作品,也就是选择能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美术作品让大学生鉴赏。为了加深大学生对作品的美的理解,教师应先让大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和折射的社会生活。比如,欣赏油画《开国大典》这一作品时,很多大学生不能理解这幅油画的喜庆及庄严感,不能理解这一作品的内容之美。所以,为了让大学生体会这一作品的庄严和喜庆,教师可播放《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并辅以适当的讲解,帮助大学生理解这一作品所承载的中华儿女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此外,要引导大学生关注作品所具备的形式美。事实上,美术作品的种类繁多,美术作品类型不同,形式美也有所不同。通常,美术作品可分为建筑作品、工艺作品、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等。而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就需让其了解各种作品形式的特点。绘画作品可分为素描、水粉画、油画和国画等,不同的绘画形式也追求不同的形式美,比如,油画注重质感的浓烈、色彩的丰富和浓厚,而国画则强调用墨韵味以及笔端变化。无论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其明暗、肌理、色彩、构造、点线面等都可以对美术的形式美进行充分表现。所以,教师应引导大学生从这几方面着手鉴赏和解读美术作品。另外,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感受作品所散发的意蕴。同文学作品一样,美术作品也需对主题思想进行表达,美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越丰富,越能将深刻的意蕴美展现出来。美术作品所拥有的内在意蕴,唯有用心欣赏才可真正体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追求和体现的内在意蕴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先让大学生抓住美术作品所处时代的特征,再对美术作品的内在意蕴进行鉴赏。比如,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因考虑到文艺复兴时期有着浓浓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教师可引导大学生领会美术作品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感。

三、注重让大学生抓住作品内涵

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大学生欣赏名家作品,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其抓住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所以教师在对作品进行介绍时,既要介绍作品主题及作品内涵,还要介绍创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体验,从而更深刻地对作品进行解读。比如,鉴赏《呐喊》这一美术作品时,由于这幅画视觉刺激性较强,感情极为激烈,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蕴藏的`苦闷和孤独等情绪,所以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创作者的身世及其一生的境遇。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这一作品的内涵,能使大学生深刻体悟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如,在对《掷铁饼者》这一作品进行鉴赏时,虽然大学生了解这一作品传递着什么精神,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内心感受。对此,教师可对奥运精神的发展以及孕育历程、时代背景进行讲述,让大学生深刻体悟奥运精神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抓住作品内涵,还可以让他们深受启发,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组织美术鉴赏活动时,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抓住美术作品的内涵和主旨,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美术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牛晰.艺术增添人生色彩———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

[2]王鹏.综合性大学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实践———以中外经典绘画鉴赏课程设计为例[J].艺术教育,2017(08).

[3]郭明生.“生本理念”下的大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3

一、舞台表演艺术中声乐演员的声音培养

(一)声乐演员的发音基本功训练

为了让台下听众听清楚、听明白,表演者必须要口齿清晰,且拥有良好的语言表现能力。演员的发音训练是从语音开始的,并结合了气、声、字的基本训练,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演唱者在舞台上的演唱,要求声音要有节奏感,并铿锵有力,在低音部分则需要沉稳,并把刚和柔恰当地揉捏在一起。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演唱者掌握好每个字的正确发音部位,尽可能避免吃字、倒字等。例如,“山”字本身就是舌音,所以在发这个字的音时要注意不能把它变成齿音,变成“三”;如果演唱者的字头无力就很容易把“没有”变为“唯有”;而字腹不够响亮就很容易把“慢来”变成“闷雷”;甚至是有些演唱者的字尾收音不够准确时就会把“有力”变成“咬裂”等,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地转变了原先的音素。事实上,产生音变的主要原因就是演唱者把每个字的音素处理得不够到位,这严重地改变了每一个音节组成的成分,对此,演唱者应该把每个字的头、腹、尾部进行准确的把握,保证每个字的音素都规范在一定的比例内。声乐训练首先要处理好音色,再来要求音量和音高等。如果发音能达到准确,声腔形状也能达到准确,最终音色也必然是正确的。其次是对吐字的要求,不仅要达到一定的清晰度,还应把每一个字都有力地发出来,在练声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只练高音不练低音等不良习惯的养成。语言和旋律应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这要求演唱者对口腔内的肌肉也要进行锻炼,并尽量避免口腔产生无力感,以至于漏气。

(二)声乐演员的音色运用

对音色的正确把握,不仅是歌曲表演中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音乐内涵折射的需要。人类音色的变化主要受到感情的直接作用,当人们高兴的时候,音色就显得明亮;而处在悲哀的气氛中,音色就显得安雅;愤怒的时候音色就显得十分粗糙。音色的运用是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顺利进行二度创作的前提条件,针对同一部音乐作品,如果演唱者只采用一种音色进行演唱,就很容易流失原作曲家自身的音乐情感,从而丧失作品的生命力。以音乐作品《黄河怨》为例,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由多个乐段共同组成,音调较为悲伤,感情较为强烈,由于这首音乐作品本身具有非常浓烈的情感,声乐演员在演唱时需要恰当运用音色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品情感。为此,声乐演员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从音色运用的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采用大小调相互交替的表现手法来展现歌曲人物的内心哀怨;其次,声乐演员需要根据作品本身的情感变化来合理调整及选用不同类型的音色运用,在这首音乐作品中声乐演员可以选择运用暗淡、温和、柔弱的音色来进行演绎,从而在声音与情感上满足声乐表演中声情并茂的审美要求。

(三)声乐演员的演唱语言规范

在声乐表演中对声乐演员的演唱语言规范提出了较高要求,而演唱时的语言规范则需要声乐演员掌握声色与音色的语音规律,这样才能有利于声乐演员达到声乐表演对演唱语言规范的高要求与高标准。首先,在声色语音规范上需要声乐演唱者了解人体声腔、口腔与舌头之间的结构关联,这样有利于声乐演员把握发音的语音最佳位置,从而达到较好的声色标准及演唱语言规范性。其次,声乐演员的演唱语言还要遵循音色的语音规律,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找准音位,保证声腔的形状,从而确保音色的纯正,以实现演唱语言的规范。

二、舞台表演艺术中声乐演员的情感培养

声乐舞台表演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要求演唱者要有良好的声音,同时还要求演唱者能完全掌握歌曲的情感内涵。如果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只看重自己的声音,不重视情感的融入,就会丧失歌曲的灵魂。由此可见,情感的把握对于声乐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一)对歌曲歌词和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调两部分组成,其中歌词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把歌曲的内涵和主题思想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作品形象化。作曲家在创作中将情感与体验充分融入到歌词当中,而曲调则是用来发挥配合与烘托歌词中情感的作用,因而需要声乐演唱者认真研究表演歌曲,深刻理解歌曲歌词,从而对歌曲作品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于是乎在进行歌唱之前,演唱者只有对歌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挖掘其中深刻的含义,充分掌握歌曲中的情感要素,对歌词进行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才能更好地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

(二)对歌谱进行细致的挖掘

歌谱是一首音乐作品的表现载体,是一种符号语言形式,音乐作品中的灵魂主要是通过歌谱形式进行表现与传达的,而后再以演唱与表演的形式展现在观赏者面前。因此,声乐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之前需要认真研读歌谱,熟悉歌谱中的调性与旋律,细心揣摩歌谱中的每一个记号,声乐演唱者最好能够深入探寻到歌谱的最深处及内部本质当中,对歌谱进行细致的挖掘,这样才能更好地揣摩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真正理解其创作本意。声乐演唱者也只有在了解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的意图之后,才能深刻理解与掌握作曲家所要表达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再加以二度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声乐演唱者才能在表演舞台上真正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诠释整部作品的真实涵意。

(三)眼神与面部表情丰富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演唱者自身的感情变化都会从眼睛中表现出来,从眼神的变化中也能看出演唱者当时的心态和感情,因此,演唱者要把握住眼睛的变化程度,并通过眼睛来实现传达作品情感的目的。在我国传统的架花子“眼法”中就有专门进行眼神训练的方法,演唱者可以适当借鉴这套训练方法来进行锻炼,增加自己在舞台表演中的眼神魅力。演唱者在表演一部音乐作品时,首先要把自己真正放入到歌曲中,并把自己当作是歌曲中塑造的角色,以通过眼睛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景。例如,在唱到“草原”和“敌人”(源自《草原之歌》)时,演唱者可以借助眼神来传达出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从眼睛中流露出对辽阔无垠的大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敌人无比仇视的情感,从而打动观众,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不仅眼神,人们的面部表情同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如处在欢喜的状态时,人们的面部表情自然就轻松自然一些,且嘴角也会稍微上扬;而面对内心中的哀伤时,人们的面部表情就会表现出一种内心痛苦的感情变化,面部的肌肉就较为紧张,并呈现出嘴角下撇的表情。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面部表情也应该根据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并且尽量做到真实、自然。只要演唱者能掌握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并使这种情感变化与自己的面部表情相统一,就能使舞台上的表演更显生动和形象。

三、结语

舞台表演是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富有声情并茂的舞台声乐表演更是夺人眼球的最佳效果。于是乎,声乐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声”与“情”的双重兼顾,演唱者在掌握了良好的声乐技巧之后,带着情感将音乐真正融入自己的内心,从而让音乐演变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样他就能将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演唱技巧自然、和谐地倾泻出来,实现声情并茂的演绎。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4

有一天,妈妈不知道哪来的决心,让我去报名学钢琴。我听了心想:“学钢琴,挺有趣的,那就去报名吧!”从此,妈妈就天天带我去学钢琴,我也学得挺认真。

不知不觉,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不知是没有那个天份,还是下的功夫不够,我学了两年,也没有多大进步,于是,我有点灰心了,妈妈觉察到这种情况,便鼓励我说:“不要灰心,万事开头难,继续努力。”看着妈妈充满期望的.目光,想起妈妈风雨无阻,天天陪我练琴,我暗暗地下决心继续努力,不要辜负妈妈对我的一片苦心。终于,我准备考三级了,妈妈乐得合不拢嘴,高兴地对我说:“杨杨,你真行!”我听了非常高兴。

有一天,我在练琴时感到闷极了,便从琴椅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看故事书。真有趣啊!我看得入迷了,心想:“还是看书比弹琴好!”“杨杨,还不抓紧时间练习,都快考三级了。”我抬起头看了看,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我身后,正皱着眉头看着我。我连忙说:“妈,我看完了就练!”妈妈生气了,说“是不是不听话了!”我看到妈妈这个样子,还是别惹妈妈生气了,就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弹起钢琴。

可是,我总是心不在焉,结果三级考试我没通过,妈妈为这事懊恼了好长一段时间。

在此,我要向妈妈保证:我一定会好好地学好钢琴。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5

剪纸是我们宁波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我们的剪纸作品常运用吉祥寓意的图案,造型豪放中不失江南秀美。剪纸还能让人修身养性,静下心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就从你的手中诞生了。

记得去年寒假,老师布置了剪纸作业。我让外婆教我如何剪才能剪得更引人注目。外婆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作品《猴年大吉》,只见上面有两只红色的'猴子坐在仙桃上,手里拿着一只精致的唢呐,他们的表情很丰富,鼓着腮帮子,正放在嘴边吹呢。最让人叫绝的是剪纸作品十分精致,镂空的部分没有一点点瑕疵和毛边,两只猴子的大小与样式也是一模一样。

外婆看我爱不释手,便乐呵呵地拿来剪刀、刻刀、夹子、铅笔、油性纸教我做了起来:先是把一张鲜红的油性纸对半折一下,随后用小夹子夹住,防止剪的时候不对称,然后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猴子的模样和要镂空的形状,做完这些准备后,就要开始剪两只猴子的外轮廓了。我沿着淡淡的铅笔印慢慢地剪过去,遇到像尾巴、手、脚、等特别细致的地方时,我会更加的小心,生怕把它给剪断了。过了差不多七八分钟,我才把外轮廓给剪好了,但还有一点点毛边,我又细心地把毛边沿着线剪下来。最后的步骤就是镂空了,如果要在这一步出差错,不仅会影响整体美观,而且还要把整个作品再做一下稍微的修改,所以这一步也是最重要且最难的一步。我拿着刻刀,不禁手有些颤抖,当我刻完了第一个孔的时候,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就这样,我慢慢地刻,细细地雕,终于我刻完了所有的孔,当我拿起来欣赏时,那猴子仿佛在冲着我笑

剪纸让我懂得做事要耐心、细心,而其他的传统艺术也有着它的魅力,作为这些艺术的传播者、继承者,我们要让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永远留在世上。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6

摘要:

作为情感艺术,声乐相当于上帝无私地馈赠给人类的独特情感;声乐将人类掩埋在心中,无法通过语言进行描绘的真实情感,通过歌唱加以表达;所以有关声乐的作品中含有人们对于世间万物的情感。而歌者最重要的使命无疑是向听众们完美展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再现声乐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绪;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声乐时相应地融入情感;当演唱者引起听众们的情感共鸣时;声乐的作品便深入听众们的心灵深处。所以情感相当于声乐作品的灵魂,更是精髓;在对声乐作品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对情感的处理至关重要。本文章探究与讨论了怎样在声乐艺术中更好融入情感。

关键词:

声乐;演唱;情感

声乐的演唱;即凭借歌者的音色、发声的方法、吐字方式、运气方法、演唱技巧等途径表现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中;人们会呈现迥然不同的心理上的反应。当人类的情感渴求某种特殊、夸张和优美的适当发泄时;歌唱自然成为内心情感的发泄而产生了。在声乐的演唱中;歌者所怀有的情感极其重要;如果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没有融入个人情感;而片面着重发声的方法或炫技;那么他就类似于发声的设备;使听众无法完整地领略包含在声乐中的意境,于是听众觉得枯燥乏味。但倘若在对声乐的作品进行演唱时;演唱者融入恰当适宜的情感;不仅会取得成功;而且能唤起听众在情感方面的共鸣;让听众们喜欢这个声乐作品。

一、情感和声乐的演唱间的关系

1、相结合的情声

在声乐的作品里;蕴含其中的情感能将声乐作品的魅力和艺术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只有情感饱满的声乐的演唱才会形成强烈震撼的艺术渲染力;才会带给听众持久的情感方面的共鸣。因此;声乐的作品的演唱者必须充分挖掘自身潜藏的情感与体验;进而更好地提高在声乐的表演方面的水平;达到情与声的结合。有四步可以培养演唱者的情感,即第一,要对声乐的作品有充分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这些声乐的作品中所蕴含的特殊情感;第二,融合自身和作者;切身体验着作者的真实情感;第三;融会贯通那些特定情感;最后;在对声乐的作品进行演唱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创造新意。

2、相融合的'声和情

声和情相融合的声乐的演唱才是真正成功意义上的演唱;并且在听众看来,只有这种演唱才可谓美妙无比的演唱。“声”是说歌者声音的技巧;“情”是指声乐的作品中的相关内容;歌唱者在演唱声乐时,首先要深入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情感;然后利用与此相对应的声音技巧把声乐的作品完美地演奏出来;这样就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从而将声乐的作品的所有内容更完整地呈现给听众。久负盛名且擅长高音的女歌唱家卡拉斯曾经说过;美声不仅仅要求具有美丽动听的声音,还应具备将声音恰当地分解成几块以把服务提供给音乐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这句话道出了实现声音的技巧和情感的融合的重要地位。

二、在声乐的演唱方面的情感上的处理

1、了解创作声乐的作品时的背景

在创作有关于声乐的作品时;作者一定处在确定的年代背景下;而且有某些情感方面的体验和关于写作声乐的念头;其实这些都是创作声乐作品时的背景。在从事音乐的创造时;作者需要源自生活的灵感,所以声乐的作品中势必包栝该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独特感悟。由此看来,充分了解创作声乐的作品时的背景;能帮助演唱者准确体会出作者的独特情感和真实意愿;这样在他演唱声乐时;就能充分把握自己的情感。

2、全面理解所要演唱的声乐的作品中的歌词

对于相同的声乐的作品来说;演唱比乐器的演奏更加感染人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使听众们借助歌词来仔细体会这个声乐的作品;还可以传达出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情绪和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歌词是核心;因此在进行声乐的作品的分析时;要着重分析其中的歌词。与诗歌及小说和散文不同;歌词需受音乐的束缚;因此歌词本身有其独特的内在衍变的方式。故演唱者在演唱声乐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并正确理解歌词;准确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准确地把握与声乐相关的作品中的音乐的风格

形成并发展音乐的风格需要一段历史进程;不同的历史时间段有各自独特的音乐的风;因而;要想准确分析声乐的作品所体现的音乐的风格时;必须结合创作者当时生活的年代、区域、民族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原因在于迥然不同的民族或者地区;会形成不相同的音乐的创作风格。例如中国南方和北方的音乐创作风格显然就有十分大的差别性。江南小调温柔、婉转、秀丽;而东北民歌大气、幽默;在声乐的演唱中;情感不仅成为表达演奏声音的技巧的根基;同时也被看作其灵魂;二者不可或缺,构成有机的艺术综合体。为了更好把握声乐的演唱情感;演唱者需通晓正确的对情感进行处理的方法;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创作声乐的作品时的背景,分析声乐作品的歌词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韦平楠;王一人.寓情于声;声情并茂――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0,12

[2]张梦.对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问题的探讨[J].世纪桥;2011,09

[3]胡世长.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J].大众文艺;2012,12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7

【摘要】

色彩的丰富内涵给予了世间万物以不同的视觉观感,也给予艺术家们以创作的灵感。现代油画艺术以不同于传统的视角审视画中的对象,主张绘画应该注重表现画家内心的情感。画家的思想情感通过巧妙搭配融合的色彩凝结在作品中感染着观者。

【关键词】

现代油画;色彩;情感表现

现代油画艺术对色彩的运用灵活自由,不受客观事物真实形象的束缚,画家根据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从主观上选择合适的色彩。画家如此便赋予了色彩以情感。色彩的情感表现源于色彩在视觉方面的特质。

一、色彩的内涵及特质

众多颜色包括无彩色和有彩色。无彩色包含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无彩色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只具备明度的性质。明度越低,越接近于黑色,明度越高,越接近于白色。有彩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具备色相,纯度,明度三大因素。色相是颜色区分的类别,即是颜色的名称。纯度是色彩的纯净程度,含有色比例越高,色彩纯度越大,含有色比例越低,纯度越小。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同一种色彩处在强光下明度高,处在弱光下则明度低显得灰暗。颜色不同明度也不同。在纯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蓝紫色的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两种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会产生对比。两者色相的差别大小会导致对比的效果不同。例如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的对比,即同类色对比。它的对比效果形成统一的风格,给人一种安静,稳重和高雅的感觉,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单调显得缺乏活力。又如红与蓝绿对比这种补色对比,会产生令人目眩,强烈有力的视觉效果,也同样有不协调感觉的可能。

二、现代油画的艺术主张

油画在诞生之初是写实主义风格,后经过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逐渐强调主观表现事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后印象主义绘画常用较为强烈的色彩的对比,描绘事物的内部结构进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后印象主义油画是是现代油画的先驱,在这以后便开始了油画的新纪元。现代油画打破了事物表面形象对创作的桎梏,使画作成为含有情感的艺术品。画家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将自身的主观感受付诸于画面的色彩和构图上。色彩是极具表现力的情感语言。画家根据需要选择颜色的组合。正如马蒂斯所说,“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调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其中产生出生动活泼的色彩的合奏,一支和谐的乐曲。颜色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像在新印象派那里)。我没有先入之见地运用颜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现代绘画注重画面的装饰性,而色彩的大胆运用使得画面的装饰性得以充分体现。

三、现代油画色彩对情感的表现

现代油画由于画家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色彩,因而作品中的事物颜色可能与现实中所见到的不完全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色调。这样是色彩构成恰好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人们可以从画家浓厚的艺术风格中体会到画家心中的情感,获得共鸣。

1.色彩精妙安排表现情感。在现代油画中,色彩大多数较为鲜艳,纯度较高,表现出强烈的力量。虽然画家是超越现实作画,某些物体的形状可能出于特定表现需要对现实加以扭曲,但是色彩的运用不会是毫无头绪的。经过画家精心安排的色彩会相得益彰,和谐地表达作者内心真实情感。马蒂斯的画作《红色中的和谐》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幅画中红色占了大部分画面,在主色调中有个窗户出现色彩变化。室内墙壁上和桌面上的花纹采用蓝色和绿色,并在其中绘有水果的黄色,和红色调对比之时还巧妙地与窗外的蓝天绿地黄花相互照应。窗外风景的冷色调与室内色彩的暖色调对比明显,然而窗框的黄色和橙色,又令对比缓和。这幅画的色彩种类并不多,多使用纯色,在巧妙搭配下十分和谐。整幅画显得亮丽而淡雅,体现了画家追求简单,希望从纷扰的世事中摆脱,提倡心灵的自由与和谐的情感。

2.动态色彩效果表现情感。当油画的内容需要表现动态效果时,线条构图是重要的,色彩同样能起到好的效果。俄罗斯著名抽象主义画家康丁斯基在他的作品《蓝色的山》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表现了动态的效果。整个画面由红,黄,蓝三原色构成主体,三个色块边缘均不规则,展现流动的色彩。间隙补以混合的色彩,画面下方马和骑士采用彩色块构成,创造出骑士骑马而去的动态效果。这种动态效果也令作品的情感表现也是动态的。观者可以先从背景山脉中感受到画家严谨冷静的态度,而后可以从马和骑士身上感受到画家对身后生活的热情。3.色彩鲜明对比表现情感。鲜明的色彩能够给观者强烈的视觉观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梵高《星月夜》中对油画色彩的大胆运用,以蓝色为色彩主调给人感觉沉静,又用黄色,橘黄色给人以温暖,在夜空中有白色的点缀显得高贵。这些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艺术家的热烈情感和复杂思想。再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油画,也是将鲜明对比的色彩融入到几何线条之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画家心中丰富多彩的情感。

四、结语

现代油画艺术体现了以主观表现事物,表现画家个人情感的主张,这让艺术家们自由地表现艺术。色彩作为极富画面表现力和情感张力的油画重要构成,对展现艺术家的心灵世界有重要意义。丰富的色彩特质,画家对色彩的巧妙搭配和运用共同为画家的思想情感搭建了一个宽阔而有表现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高爱贤,罗来宾.试析油画艺术中的色彩对比[J].剑南文学,2011(01):75.

[2]何菁菁.色彩在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发展及特点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28-29.

艺术与文学作文 篇8

指尖在面皮上跳跃、翻转,变出一个个精致、小巧的饺子。

第一次捏饺子时,看着这光滑的面皮,还以为是橡皮泥呢!一上手就学着阿姨的样子摆弄起来,做成的饺子各式各样。最丑的像是广东包租婆的头发,那是一团糟呀!但阿姨告诉我只要三个步骤:“一放,一包,一捏就好了!”

之后,每天我都努力练习:在美术课上用软泥、在家中用妈妈的面粉……就这样,在我的努力下,我练成了包饺子绝活。

“嚓嚓”,在厨房中的我正在为酒席中的一道菜——饺子备料。

备好后,我熟练地用手沾了沾水,拿过饼子皮,再把肉馅向上一放,再将它一合,一包,手指在外沿着边捏一圈。我的手指就似小精灵般在面皮上跳跃,灵活自如,手臂就似灵活的鱼儿,在空中穿梭;手腕就似一条针线,上下摆动;口水也似溪流般,止不住地向下流。

渐渐的,饺子越包越多,一锅饺子出水了,锅中的雾气连带着饺子的香气在房中弥漫开来,我犹如置身于仙境,静静地享受着包饺子的'快乐。浑身轻飘飘的,手指在雾气中若影若现,即使看不见也了如指掌,做出的饺子各个小巧精致,美丽可爱。

饺子上桌了,大家纷纷夸赞饺子的精巧可爱。我兴奋得意,心中早已是满满的成就感。正当我准备向大家发布“这饺子是我包的”消息时,一位大叔说道:“这饺子怎么破了,谁包的啊?”

我立刻红了脸,有些无地自容,便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却又很不甘心:早知道不包那么快了,但只有一个破,“百密总有一疏”,怎么说完成率也有99%嘛!这样想着,心情竟又欢跃起来了。

包饺子,让我有满满的成就感,是我厨艺的见证,更是我的拿手好戏!

本文网址:http://m.w286.com/gaofenzuowen/3498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