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观后感
后浪观后感(合集十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后浪》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后浪观后感 篇1
《八佰》又名《八佰壮士》,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
起初,我是不愿意看的,我胆子小,这种血腥残忍的故事,估计看了晚上也会做噩梦,但票都已经买好了,还是去吧。
《八佰》讲的是淞沪会战最后的艰难四天,在上海的四行仓库,至今还有此库遗址。如果你看的够细致的话,不难看到四行仓库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圆孔,几十年前,日军的子弹就从这里穿过,打伤我们的战士,打死我们的同胞。
电影很长,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数都数不清,观影过程中我的泪,滑过两颊,滴进我的心坎。电影中有一片段让我久久无法释怀,这个片段发生在第二天的战斗。
四行仓库的墙有一米多厚,拿炮也炸不开,日军就决定让多个日军士兵,用钢板构成一个可移动的堡垒,在墙上凿洞,准备用炸药把墙炸开。守军战士一边朝敌人开枪,一边想办法阻止日军炸墙,逐渐变得急躁起来:拿枪打也打不中,拿手榴弹炸也没地方炸,难道就这么干等着,看着敌人们冲进来,看着上海完全失陷?
底下的敌人在破墙,上面的守军在思考,谁也不可能注意到,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正用力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腰间,冲向被炸开的一面围墙,对着“堡垒”大喊自己的名字“陈树生”,带着他21岁的人生纵身跃下。脚落地那一刹那,火光电石一并发作,伴着战士满腔的爱国之情炸开了可恶的`侵略者,只留下一纸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陈树生以其无畏的勇气,无比热忱的爱国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四行仓库最坚实的屏障。
后面的战士也纷纷效仿,接二连三跳了下去,炸死了日军,播种了希望。他们中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孩子,可能没有妻子,也可能早已失去家人。他们跳下去的那一刻,没有痛苦的哀嚎,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而是怒吼着自己的姓名与家乡。他们对祖国做出了最后的呐喊。这些勇敢而忠诚的爱国将士们,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会亡。此刻,荧幕内外,一片寂静。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电影播完了,故事讲完了,但它给我的震撼已无法描述,它会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中,滋润着,荡涤着我心灵。致敬战士!也致敬当年的爱国者!
战士们,你们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你们却永远是最可爱的,永远是我们心里的璀璨明星!
永远只记团长那句“八佰”。
后浪观后感 篇2
看完了b站何冰的演讲《后浪》,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没有那种热血澎湃,没有那种心生向往,也没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只有不屑和一点点尴尬。
可能我本身就属于共情能力比较弱的人,声色俱厉的`演讲只会让我觉得更加尴尬。所以我会以近乎偏执的理性去看待内容。
说实话,视频好看吗?好看!演讲有深度吗?有!内容励志吗?励志!是事实吗?不是!
影片用了大量篇幅来播放up主的视频!跳伞,蹦极,滑板,跳舞,古装等等,这些头部up主的作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能代表普通人吗?不能,事实上他们跟我们早就已经不在一个阶层!
而我所知道的事实是:脱发熬夜黑眼圈的程序员,累死累活的医护人员,边疆不毛之地守卫的战士,沉迷于吃鸡和王者的年轻人,工厂里默默无闻的工人......
中国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做过飞机,还有百分之六十的低收入人群,他们贡献社会,缺连视频上都没有他们的位置。这才是80,90后的事实,他们有选择吗?没有!
鸡汤好喝,但是请不要把肉吃光!
后浪观后感 篇3
《九零后》是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摄制的一部关于西南联合大学的纪录片。影片围绕着包括杨振宁、王希季、许渊冲、杨苡等16位均龄96岁的“九零后”大师的回忆展开。讲述了上世纪30、40年代,他们在西南联大躲避战乱、求学、奋斗并抗争命运的故事。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为避免战乱的影响,在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由于战争规模扩大,学校于1938年二月决定分三路迁往昆明,其中有男生200余人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行走6000多公里前往。同年四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既西南联大。
铁皮屋顶的教室、茅草铺设的宿舍,简陋的.教学生活环境正是当年的西南联大最大的特征。但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样的环境也营造出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前来学习。他们在这里求学、成长,也度过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后浪观后感 篇4
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看了《后浪》都热血沸腾,每一个字都直达心底,每一句话都印象深刻。
何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稿词,而是一个又一个铿锵有力得发音组成的心灵的怒吼。
都说一代人不如一代人,可是这只是格局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同而产生的对新兴文化与艺术的不理解。
就像是一个搞科研的和一个搞事业的`,他们互相促进却不能很快的相互理解。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拥有了选择的权力,选择专业,选择伙伴,更有甚者可以选择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
我们热爱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不去做同而不和的小人,我们要踩着前人们的成果去实现自己,去实现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做一个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君子。
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是这个国家最美的风景,儿我们的中国如今繁荣昌盛,这就注定了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不再平凡。也许,你只是缺少了一次坚持,也许你只是缺少了一次努力。我们离成功很近,我们只差迈出那最后一步。
我们,随时后浪,但是我们可以奔腾!
我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奔腾吧,后浪!
后浪观后感 篇5
五四青年节之际,有网站发布了“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犹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激荡起青春的波浪。广大青年应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向前,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要汇聚信仰的水滴。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有信仰就会坚定不移、一往无前。青春的海浪中始终汇聚着对党忠诚、爱国奉献的信仰。从救亡图存到人民解放,从全面小康到伟大复兴,一代代中华儿女的青春身影早已被历史定格:“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中共一大与会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从容躺在敌人铡刀下的`刘胡兰才不满15岁……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奋斗正当时。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奋发有为。
要掀起为民的浪花。要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坚守人民立场。新时代青年坚守人民立场,就要掀起为民的浪花,朝着为民谋福利的方向不断前进。坚守人民立场,看似平实描述,但它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靠青年用奋斗来践行、来落实。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向往开展,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真抓实干、善抓善干,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干;要久久为功,始终做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做好本职工作,持之以恒为民服务。
要卷起担当的波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身忘死,让青春卷起了担当的波涛。他们中有“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医护人员,有“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人民子弟兵,有上门挨户排查、不分昼夜坚守社区、镇村的基层志愿者……他们用奉献与责任绘就家国担当。青年担当就要立足岗位、把握当下,锤炼品德修为,增长本领才干,勇于创新创造,展现出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把个人理想与奋斗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新时代祖国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后浪观后感 篇6
有人说,这是B站的广告片,有人说,这是做给前浪看的,有人说,这讲是小资青年,不是大多数青年的生活。
有的网友这样评价《后浪》:
“献给的不是城市年轻人,而是城市中高产阶级年轻人。”
“你在你臆想中的一个资产阶级美梦里存活,而对底层劳动者视而不见。”
三分钟的短片里,展现了乐器、游戏、极限运动、二次元、汉服等年轻人喜爱的小圈子,视频里出现的学习一门语言用的ipad和ipad pencil,拍Vlog用的运动相机,去旅游的机票……
大多数人都说,这些东西都价值不菲,普通人玩不起。大多数的年轻人辛苦地工作也只是为了在城市里活下来而已。
所以,《后浪》代表的是精英们的生活,是1%的青年,根本代表不了广大青年。这是
“以私人活动代替社会话题,以物质追求模糊阶层概念。”
而当我看完这支短片,我感受到的是要用拼搏去书写人生,心中带着梦想,即使现实再难,我也要尽力去争取我要的生活。
后浪观后感 篇7
我没有坐过飞机,没有滑过雪,没有跳过伞,没有出过国,也用不起ipad,买不起专业摄像器材,拿着三千多的月薪,还着一千五左右的房租。
我虽然穷,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和资源,但我有热爱的事情,愿意为我的事业去奋斗,去学习,承受着孤独和不安。
如果因为恐惧和不安便放弃未来,那就不要抱怨精英们精致的生活,而你却只是底层的劳动人民。
《后浪》这支视频里展示的东西的确很高大上,普通人用不起,也消费不了,但我的解读是:重点是去学习一门外语,学习一门手艺,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用什么去学外语,用什么去拍Vlog。
普通手机不可以学外语吗,非要用近万元的ipad吗?普通手机不可以拍Vlog吗?非要用几千上万的专业器材吗?
视频里的都是小圈文化,都是高端消费,这点的确是这支短片的不足之处,没有办法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反而引起群嘲。
但我觉得把消费作为关注的'重心,势必就会忽略了新一代青年更包容开放,更愿意学习,更接纳多元文化的精神内涵。
但,就提出不同声音这点来讲,本身就是后浪敢于质疑的一种体现。W286.Com
一支短片,不可能代表所有青年,也不可能定义所有人。每个人不必活成别人眼里的样子,也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态度对待生活。
但我想要的,不只是努力地在城市里活下来,更是认真地去奋斗,我想知道我可以变得多厉害、多优秀。
即使我可能失败,可能会逃回小县城,但拼搏的这段时光,将会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和经历。
后浪观后感 篇8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看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战争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抵抗上海日军,最后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尽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心中刚开始还在各种纠结,最后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办法逃离战场。最后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惊讶,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十分惊叹,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究竟有多激烈。
狼烟四起,枪声余音缭绕;待到破晓,奔赴战场怀抱,挚友已故,精神终究未倒;故土燃烧,保卫者奔向风暴: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后浪观后感 篇9
《九零后》主要以纪录片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一群平均年龄90岁以上的老人们有关西南联大的回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大,无数学子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学习,为求报国。
影片中,这些伟人们叙述着在西南联大的点点滴滴,恍惚间,我觉得他们也像普通的大学生一样,鲜活有力,打破了我对伟人们的刻板的印象,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在一位位作家哽咽的回想起过去时,我也不禁泪目。我们看到的都是伟人们的.荣誉,但是我们忽略了伟人们的付出。看到西南联大艰苦的环境,简陋的羊腿桌,昏暗的教室,爬满臭虫的宿舍,再与我们现在的环境相比,我们不止应庆不幸我们身处的时代,也更应努力学习,更应感谢伟人们的付出。
在看到出国留学的伟人们纷纷回国时,我更感到了自豪。几年内,两千多位伟人相继回国,更激发了我的爱国之情。在看到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我也不禁激动起来,内心流露着对他们的钦佩。但在许渊冲,王希真等伟人对邓稼先的回忆中,讲述他是个爱笑爱听故事的人,又不禁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在看到有的作家数学不及格、法文很差时,我内心的复杂更难以表述,他们与我想象中大相径庭,我们总把它摆在一个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忽略了其实科学家们也是人,或许我们只要努力,也能成为他们。在看到那些伟人们时,内心偶尔也不再是崇敬而遥远,流露出亲切。
这部影片真实的主旨,或许不仅是要我们对伟人们心存感激,而是要我们看不到伟人们最真实的一面,让我们更加对那个时代的了解,让我们感受到伟人们不止是课本上的照片,更是有血有肉的人。
后浪观后感 篇10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写淞沪会战末期,国民党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420人留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狙击日军的故事。为壮声势,对外号称800人。
上海四行仓库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里灯红酒绿,赌场、戏院正常营业,街道上熙熙攘攘。河对岸团附谢晋元告诉大家,这里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
谢团长接到上峰的命令,要死守四行仓库,仓库的对面就是英法租界。死守的目的就是死给你看,换取英美等国际势力的同情。战斗很惨烈,英美也很同情中国,各大国际报纸的记者纷纷架起设备在对岸拍摄,报导战况。同时更多的是河对岸的中国看客。他们把战斗当戏看。而我坐在荧幕前看着他们,我心里怒斥这些看客。然后电影里飞艇上的外国观察员指责中国看客的冷漠。
这400人并不是想当英雄,也不想撑英雄。四百壮士英勇抵抗日军,意思没错,但进到历史现场确不是这样的。他们有些是农民,稀里糊涂被抓来当兵。张译演的文职军官也只会打算盘,不会打枪。他们心念的是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国军队在枪毙逃兵。
懦夫经过战火的洗礼变成战士这是基本套路。对岸观战的大学生看到国军应勇战斗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们,他们对战争有着浪漫的想法和期待,他们眼中的'战争是一些书本上的传奇。当见到强大的敌人,枪火纷飞,尸横遍地时,这种浪漫就消失殆尽了。真正见过战争的人是不相信英雄那一套的。姜武饰演的老铁,不管你怎么骂我,羞辱我,老子就是怕死,就是不想死。看到身边兄弟受伤,他也生恻隐之心要去救人。等他付诸行动时,战争马上就给了他教训,让他负了伤。
最后他们奉命撤退。上面知道继续表演没有意义了,英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不会支援中国。谢团长希望战斗能重新激发战士们对战局的信心。
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上海沦陷大局已定,七十万国军都没干成事,你们四百人能成。
谢团长还不甘心,希望这场战斗能激发对岸群众的战斗热情。
黄晓明冷冷回到,他们的热情马上就会消退,这些人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这个真相是告诉特派员告诉谢团长的,也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
你们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后人会如何评说。八佰的幸存者杨养正晚年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军人,为国家打日本。
猜你喜欢
更多-
与妻书观后感(推荐十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10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妻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与妻书观后感 篇1 (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情人间最高的境界了吧。许多人一辈子都在探寻:到底何为爱情?却鲜有人得出最...
- 我想上学观后感(经典十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10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要上学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想上学观后感 篇1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哑口电影院,去看一个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我要上学》。这个电影主要... 我想上学观后感 02-15
-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集合十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篇1她们是南京城城最漂亮的一群女学生。这...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01-13
- 大宅门观后感(合集1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突围》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宅门观后感 篇1这是2022年,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去观看电影,看到抖音上以及这部电影的评价是非常好,所以呢!也是特别好奇的并... 大宅门观后感 02-17
最新更新
更多-
房产销售新人工作计划(汇集7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估计许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会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销售新人个人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房产销售新人工作计划 篇1不知不觉加入xx已经31天了,在这31天中,有苦也有甜!总体来说,我对自己并不满意,但是...
- 银行倡议发言稿(推荐十五篇)02-24
- 祝聖誕節快樂的短句02-24
- 2025网上实习周记(汇集九篇)02-24
- 培训生工作总结(精选13篇)02-24
- 国学关于倾听的句子摘抄(优选56句)02-24
- 变通读后感(集锦10篇)02-24
- 后浪观后感(范例九篇)02-24
- 武术观后感(合集十篇)02-24
- 大学新生周记(汇集十二篇)02-24
- 小溪即景作文(模板二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