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日记大全 > 导航

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作品摘抄

2025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作品摘抄(锦集5篇)。

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作品摘抄 篇1

私以为这样的雨天,倚窗而坐,沏一盏清茗,读上半卷宫词。在这喧嚣的城市中,偶尔附庸风雅仍是极为必要的化用襄王登兰台之宫时慨然之言:快哉,此雨!

的确,这样的雨天邂逅爱玲的散文实在别有一般滋味。诚然,爱玲的散文远不及其小说为人所称道,但寥寥数语间仍可见那份独属于爱玲的惊心,冷艳。别人笔下千篇一律的温润缠绵到她这里竟是这般阴森,灰暗。

是的,这才是爱玲,绝代风华的爱玲。虽然顶着才女头衔的她的名字几乎至于家喻户晓的地步,然而对她的了解和喜爱实在是小众的,甚至于将她当做那一派上不得高台盘的言情作家,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

爱玲的文字之美不在于情节,不在于辞藻,单单在那一点阴森的灰暗,那一丝惆怅与绝望,是真正的缠绵。

所以曾经有有识之士谈到爱玲小说的改编剧,认为即便是王家卫都无法拍出那份味道来。《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这几部脍炙人口的小说曾被改编过数次,无一例外,都是失败之作。电影电视剧,讲究的是市场,是营销手段,所以为了吸引眼球往往喧宾夺主,哗众取宠,抛却了本身作品的内核,基调,转而追逐大众的浪漫调子。实在是大错特错,尤其是类似于《倾城之恋》这样疑似大团圆的剧本更是惨遭毒手,私以为《倾城》的惆怅无奈不亚于《沉香屑》。所以说,许多人眼里的爱玲根本上是称不上才女与绝代风华的,或者说,他们所认识的,根本不是爱玲,因为爱玲的情怀,她的愁,人们不懂。

看过爱玲的照片,实在称不上是一位美人。然而,她身上所透出来的那一份冷艳高贵却是直逼你的眼目的。曾经有人拿民国时代另一位有名的才女林徽因与她作对比。林的确也是难能一见的才女,然而不同的是林的美丽是明媚的,是较为贴近生活的,换言之所有女人都愿意自己成为林徽因,但是鲜少有人希望自己是张爱玲。爱玲的风华似乎全靠那一份冷艳的气质。那为什么说林也是难能一见的绝代风华呢?因为这两人的美不是源于外表,而是内心,才华使之出众。所谓美人,未必需要秉倾城之貌,最重要的还是蕙质兰心。试问谁会喜欢一个双目无神,空洞乏味的木头美人。单凭美貌,无人能真正做到风华绝。我们现在形容美人的倾国倾城一词最早源于汉武皇后李夫人,而让阅尽无数美人的汉武帝终生年年不忘的原因却是她最后拒见圣颜的聪慧之举。而即便是以红颜祸水著称的杨贵妃,她的美丽也不是空有美貌的,通音律,善霓裳舞,这些都表面杨玉环可并非只是一个木头美人。

说回爱玲的文字。其实我一向是非常反感学校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鉴赏方式的,这种鉴赏仅仅只能停留在辞藻的层面,即使对情感的品位也太过于格式化,而不能深刻到韵味。真正好的文章往往不会是因为它华丽的辞藻,它往往只是一种共鸣,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并不是这些条条框框,简单粗暴的赏析所能表达的。对爱玲的文字,我想起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花语:任是无情也动人。然而,她却也不是无情,反倒又是一种薄情转是多情累的感觉,是的,这一切的`一切,完全靠的还是一种感觉。

今日本来不过是心血来潮,却不想洋洋洒洒倒是写了这许多,似赏析又不是赏析,然而,依旧还是觉得有些亵渎了这份怦然心动,反倒败兴当真是悔之悔之!

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作品摘抄 篇2

迟暮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而且,电影似的人生,又怎样能挣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广座里高谈。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差一段)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冷的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作品摘抄 篇3

《不幸的她》

秋天的晴空,展开一片清艳的蓝色,清净了云翳,在长天的尽处,绵延着无边的碧水。那起伏的海潮,好像美人的柔胸在蓝网中呼吸一般,摩荡出洪大而温柔的波声。几只洁白的海鸥,活泼地在水面上飞翔。在这壮丽的风景中,有一只小船慢慢的掉桨而来:船中坐着两个活泼的女孩子,她们才十岁光景,袒着胸,穿着紧紧的小游泳衣服,赤着四条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让浪花来吻她们的脚。像这样大胆的举动,她俩一点也不怕,只紧紧的抱着,偎着,谈笑着,游戏着,她俩的眼珠中流露出生命的天真的诚挚的爱的光来。

她俩就住在海滨,是M小学的一对亲密的同学。这两朵含苞的花是差不多浸在蔚蓝的水中生长的。今天,恐怕是个假期,所以划到海心游乐的吧!

“雍姊!你快看这丝海草,不是像你那管草哨子一样吗?拾它起来,我吹给你听!”她一面说,一面弯转了腰,伏在船沿上去把手探到水里。

雍姊忙着挡她,“仔细点!跌下去不是玩的。你不看见浪很大吗?”她不言语了,只紧靠在雍姊的怀里,显出依傍的神气。

夜暮渐渐罩下来,那一抹奇妙的红霞,照耀提海上金波似的。在那照彻海底的光明中,她俩唱着柔美的歌儿,慢慢地摇回家去。

暮色渐渐黯淡了,渐渐消失了她俩的影子。

五年之后,雍的爱友的父亲死了,她母亲带她到上海去依靠她的姨母,她俩就在热烈的依恋中流泪离别了。

在繁华的生活中又过了几年,她渐渐的大了,像一朵盛开的玫瑰一样。她在高中毕了业,过着奢华的生活。城市的繁荣,使她脑中的雍姊,和海中的游泳,渐渐的模糊了。

她二十一岁,她母亲已经衰老,忽然昏悖地将她许聘给一个纨侉子弟!她烧起愤怒烦恨的心曲,毅然的拒绝她,并且怒气冲冲的数说了她一顿,把母亲气得晕了过去。她是一个孤傲自由的人,所以她要求自立——打破的积习,她要维持一生的快乐,只能咬紧了牙齿,忍住了泪痕,悄悄地离开了她的母亲。

飘泊了几年,由故友口中知道母亲死了。在彷徨中,忽然接到了童时伴侣雍姊的消息,惹她流了许多感激、伤心、欣喜的眼泪。雍姊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商界服务了几年,便和一个旧友结了婚,现在已有了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孩子,正和她十年前一样,在海滨度着快乐的生活。

几度通信后,雍姊明嘹了她的环境,便邀她来暂住。她想了一下,就写信去答允了。

她急急的乘船回来,见着了儿时的故乡,天光海色,心里蕴蓄已久的悲愁喜乐,都涌上来。一阵辛酸,溶化在热泪里,流了出来。和雍姊别久了,初见时竟不知是悲是喜。雍姊倒依然是那种镇静柔和的态度,只略憔悴些。

“你真瘦了!”这是雍姊的低语。

她心里突突地跳着,瞧见雍姊的丈夫和女儿的和蔼的招待,总觉怔怔忡忡的难过。

一星期过去,她忽然秘密地走了。留着了个纸条给雍姊写着:

“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

别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她坐在船头上望着那蓝天和碧海,呆呆地出神。

波涛中映出她的破碎的身影——啊!清瘦的——她长吁了一声!“一切和十年前一样——人却两样的!雍姊,她是依旧!我呢?怎么改得这样快!——只有我不幸!”

暮色渐浓了,新月微微的升在空中。她只是细细的在脑中寻绎她童年的快乐,她耳边仿佛还缭绕着那从前的歌声呢!

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作品摘抄 篇4

《被窝》

连夜抄写了一万多字,这在我是难得的事,因为太疲倦,上床反而睡不着。外面下着雨,已经下了许多天,点点滴滴,歪歪斜斜,像我的抄不完的草稿,写在时速消息油印的反面,黄色油印字迹透过纸背,不论我写的是什么,快乐的,悲哀的,背后永远有那黄阴阴的一行一行;蓝墨水盖这不住棗阴凄凄的新闻。"××秘书长答记者问:户口米不致停止配给,外间所传不确……"黄黯单调的一行一行……滴沥滴沥,搭啦搭啦,雨还在下,一阵密,一阵疏,一场空白。

霖雨的晚上,黏唧唧地,更觉得被窝的存在。翻个身,是更冷的被窝。外国式的被窝,把毯子底下托了被单,紧紧塞到褥子底下,是非常坚牢的布置,睡相再不好的人也蹬它不开。可是空荡荡地,面积太大,不容易暖和;热燥起来,又没法子把脚伸出去。中国式的被窝,铺在褥子上面,折成了筒子,恰恰套在身上,一会就热了,轻便随和,然而不大牢靠,一下子就踢开了。由此可以看出国民性的不同。日本被窝,不能说是"窝"。方方的一块覆在身上,也不叠一叠,再厚些底下也是风飕飕,被面上印着大来大去的鲜丽活泼的图案,根本是一张画,不过下面托了层棉胎。在这样的空气流通的棉被底下做的梦,梦里也不会耽於逸乐,或许梦见隆冬郊外的军事训练。

中国人怕把娇艳的丝质被面弄脏了,四周用被单包过来,草草地缝几针,被面不能下水,而被单随时可以拆下来洗濯,是非常合科实际的打算。外国人的被单不订在毯子上,每天铺起床来比较麻烦,但他们洗被单的意思似乎比我们更为坚决明晰,而他们也的确比我们洗得勤些。被单不论中外,都是白色的居多,然而白布是最不罗曼谛克的东西,至多只能做到一个干净,也还不过是病院的干净,有一点惨戚。淡粉红的就很安乐,淡蓝看着是最奢侈的白,真正雪雪白,像美国广告里用他们的肥皂粉洗出来的衣裳。中国人从前,只有小孩子与新嫁娘可以用粉红的被单,其余都是白的。被的一头有时另外一条白布,叫做"被档头",可以常常洗,也是偷懒的办法。日本仿佛也有一种"被档头",却是黑丝绒的长条,头上的油垢在上面擦来擦去,虽然耐脏,看着却有点腻心。天鹅绒这样东西,因为不是日本固有的织物,他们虽然常常用,用得并不好。像冬天他们女人和服上加一条深红丝绒的围巾虽比绒线结的或是毛织品的围巾稍许相称些,仍旧不大好看。

想着也许可以用这作为材料写篇文章,但是一想到文章,心里就急起来,听见隐隐的两声鸡叫,天快亮了,越急越睡不着。我最怕听鸡叫。"明日白露,光阴往来",那是夜。在黎明的鸡啼里,却是有去无来,有去无来,凄凄地,急急地,淡了下去,没有影子黑影子至少还有点颜色。

鸡叫的渐渐多起来,东一处,西一处,却又好些,不那么虚无了。我想,如果把鸡鸣画出来,画面上应当有赭红的天,画幅很长很长,卷起来,一路打开,全是天,悠悠无尽。而在头底下略有一点影影绰绰的城市或是墟落,鸡声从这里出来,蓝色的一缕一缕,战抖上升,一顿,一顿,方才停了。可是一定要多留点地方,给那深赭红的天……多多留些地方……这样,我睡着了。

本文网址://m.w286.com/rijidaquan/35571.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