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日记大全 > 导航

英雄凯撒读后感

英雄凯撒读后感(精华八篇)。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1

曾经的梦想,总会在深夜一次次的被提醒,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映入眼帘得依旧是那个一成不变得世界,然后,缓缓的闭上眼睛,翻个身,继续睡,内心深处得那一丝光亮,也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燃烧殆尽…

也许我们面对得是一个一样的世界,但在每个人眼中,却总有一些微妙的不同,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得故事,燃烧在每个少年的热血里,一本让我们学会成长,明白生活,追寻梦想得小说——《龙族》

那时的我们成长在一个年少幼稚的年华里,怀抱着对未来得幻想,一步一步走近陌生的世界,时常被人问起:“你长大以后以后的梦想是什么?”梦想吗?记忆回溯到很久以前,儿时的梦想,似乎都是称霸地球之类的吧,但是,经过时间的打磨,岁月的洗礼,也许是我们长大了,也许是我们成熟了,又或者是我们堕落了,梦想也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的越来越简单随便了……

《龙族》里有那么一个叫做路明非的衰小孩,不同于其他小说的主角,他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霸气,没有父母在那个年龄应该给的关爱,没有能够交心的好朋友,几乎没有一点过人之处,有的也只是一个衰小孩,长长久久的住在那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小世界中,他内心是孤独的,却没人知道,更不用说找人倾诉,难过时,孤单时,也只是一个人,爬到阳台顶端,垂下双脚,隔着栏杆,看着下面的车来车往,想像世界在他的脚下,也许这样,心里才会好受一些,就是这样的一个衰小孩,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似乎有什么东西敲开了我心里的一扇门,这根本就是在写我们这样的一类人,那个叫路明非的衰小孩,身上有许多东西与我产生了共鸣,一瞬间就将我的感情防线彻底撕碎,看着这本书的字字句句,似乎都是在挖掘读者内心的懦弱和迷茫,使得现实的自己和精神的自己在物质的自己面前暴露无遗,于是,我第一次的,在那个深夜,废寝忘食的为了这一本小说……

十八岁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龄,对于我们,也对于衰小孩路明非,十八岁那年一切都变了,平凡而又略显枯燥的日子被一封来自国外的录取通知书打破了,路明非被告知,自己其实是龙类和人类的混血种,并且是已知血统纯度最高的混血种,龙类正在苏醒,路明非必须带领混血种对抗正在苏醒的龙类君王。就如同大多数人一样,路明非把这当成是一个玩笑,毕竟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况且还是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知道有那么一件让路明非彻底绝望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场表白的仪式上,脑袋短路的路明非居然不知不觉的被朋友利用,从而,把自己苦苦暗恋了3年的'女生送进了别人的怀抱,那一刻,他似乎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了,那根支撑他内心中小世界的支柱,崩塌了,却是,对于一个从小缺少爱护,却自以为找到真心朋友的那还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然而,一扇门打开了“嘿!路先生,你还在这里干嘛,世界正需要你”火红的头发, 火红的长裙,一个叫诺诺的女孩出现在门口,身后是统一西装墨镜的高大男人,于是,路明非走进了一扇门,把所谓朋友的复杂眼神甩在了身后,在每个充满热血的少年心中,似乎都有这样的一幅画面,有一天,自己正好端端的上着课,突然,课堂里冲进来几十个身穿西装,戴着墨镜的魁梧男人,对你说:“嘿!你还在这里干嘛,世界需要你”,十八岁那年,衰小孩路明非等到了那一幕……

看到这里,我笑了,放肆的笑了,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和路明非连在了一起,将曾经的委屈,孤单,愤怒,混杂着眼泪,狠狠的笑出了声,从那时起,我知道,路明非的生活,开始了…

梦想,本来就是一样难以捉摸的存在,但年少轻狂,却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经历过的,也许我们曾经迷茫,也许我们曾经懦弱,也许,每次睁开眼,面对着一样的世界让我们厌倦,但是,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也许,梦想正在世界的某处等你等你,只要你迈开那一小步,不要让它等的绝望了……

清晨,打开门,天空阴沉沉的,但这阻挡不了我们追逐梦想的步伐,我们就是这样,站在人群中,也许不起眼,也许很平凡,但我们仍然可以用呐喊,击穿整个苍穹,然后,大雨,倾盆而下,然后,世界,在我脚下……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2

出现在这个故事里的角色,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毫不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憎恨、悲伤还是爱,都像野兽一样,毫不隐藏感情地互相谩骂、互相伤害,几乎都是让人不想与之交往的人物。

凯瑟琳会因为耍脾气而绝食、希斯克利夫因为误会而憎恨别人、奈莉总是说些多余的话,把场面搞得更复杂、小凯瑟琳对林登本来是骄傲欺压的态度,到最后也转变成娇羞讨好了!看着这些人的行为,我实在很想把头伸进书里对他们大喊,请多为别人着想一点吧!把事情搁着、先冷静一下吧!试着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辽阔吧!

可是,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深深爱上这个荒唐无稽的故事——深深爱上这些自我封闭地活着又充满缺点的人们那种毫不虚假的灵魂。我忍不住想着,像他们这样以无比单纯的.心灵,趋至极限地彼此渴求,彼此争夺的爱,不也挺好的嘛。如果有深受至此的对象,也不需要再管其他人了。可以碰到这样的对象,已经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这本小说,写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就算被卷进这个暴风般狂乱的世界,就算不安和恐惧受到吸引,所有的缺点反而成了魅力——这个故事的确拥有这种力量。

光靠技巧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这是作者艾蜜莉以灵魂写下的故事。所以这本小说就算过了上百年,还是继续流传下去。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3

说实话,因为这本书基调的压抑,悲,惨。我需要一直鼓励自己才能最终走到这里。

在本书的大部分篇幅中,我是不很喜欢的,甚至拿来和简爱比较,更喜欢简爱的叙事风格和里面的人物。但最终我不得不收回自己无知的言语。其实,这两本书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并不能说做简单的对比的。

作者还是很善良的。全书都围绕着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悲惨故事展开。为我们叙述他们那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的爱情,这场滔天大火不仅让两个当事人都不得安宁,也殃及许多人~林敦先生,林敦小姐,凯茜,哈里顿。这是一段压得自己和别人都喘不过气来的爱情。

为什么说作者是善良的?

从希斯克利夫去世时,脸上所挂着的“笑容”,我能感觉到他到达了他自己的天堂。即使生前算得上是一个很残忍的'魔鬼一样的人物,最后,作者还是让他寻找到了生前一直寻寻觅觅的她。雨夜里,荒原上,带着欢快和凯瑟琳奔跑。

另外一点是,作者很善良地给了我们一个充满阳光的,温暖的结局。这对于一直处于压抑,悲惨的故事基调中的我们来说,全是极大的拯救。。这也是对生前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没能有一个圆满结局的弥补吧!!我想。。谢谢带给我们哈里顿与凯茜的阳光,温暖而幸福的结局。就像内莉说的,她觉得很幸福,有史以来最大的幸福,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能比他们更幸福了!!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4

希斯克里夫的爱是那么强烈,所以他的复仇也是犹如暴风雨席卷一切,令人恐惧却无法反抗。他一直以复仇为目标,想要得到他所恨的人们的一切。可以说他的复仇是成功的,亨得利饮酒过度而死,凯瑟琳在精神的折磨下生下小凯瑟琳而去世,林顿兄妹病逝,亨得利的独子哈里顿在希斯克里夫的有意教导下,成了一个字不识丁的恶劣品质的小混蛋,小凯瑟琳被他强迫嫁给自己的儿子小希斯克里夫,只是为了侵吞林顿为自己女儿留下的画眉山庄及一切财产,小希斯克里夫身体孱弱,但也一直被他的恨意所驱使,不断恐吓与威胁,成了他得到目的的工具。在一切都如他所愿,最后的他却选择了绝食而死。

他得到了多少,失去的则更多。他失去了这一生他最爱的也是最爱他的女人,失去了本该娴淑温良爱他的妻子,失去了他该得的亲子之情,失去了他们对他的那一份怜悯同情与尊敬,代替的是无限的恐惧与痛恨。

哈里顿的内心深处是温驯善良的,在活泼坚强的小凯瑟琳的'影响下,他阳光的一面不断的显露出来,他与这个可爱的姑娘的结局是美好的,幸福而温馨,他们的爱唤醒了希斯克里夫内心的良知,让他看到了自己同心爱的人曾经的影子,在希斯克里夫最后的几日,他那少见的好心情,也许是他这一生除了与凯瑟琳在一起的时光外最幸福的时刻。或许在那段时间开始,以及他入土之后,凯瑟琳一直陪伴他左右,不再分离。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5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描述了自公元前264至公元前146迦太基最终被灭亡之间罗马开始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前,迦太基一直是地中海的霸主,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前8年,也是所向披靡,战争的主导权一直在汉尼拔手中。但是为什么胜利的天平还是倒向了罗马呢?我觉得这与罗马用500年时间建国的建立的强大基因的上升趋势是分不开的。

首先,不用说罗马的统一战线联盟体制,它不是简单的罗马和其他城邦国家的集合体。罗马联盟的架构体系分四类,首先第一类是盟主罗马,该国居民只要是自由民,不分贵族平民,一律享有罗马市民权,他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有义务服兵役。第二类是自治城市,罗马授予这些自治城市的居民以“无选举权的市民权”,他们不享有罗马国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除此之外的所有事情上,享有和罗马市民相同的权利。第三类是罗马殖民地和拉丁殖民地。主要是战略要塞,战士和当地女子通婚后,生下混血儿,以此进行同化。第四类是同盟城市或同盟国。罗马承认他们完全的国内自治,罗马允许他们拥有双重国籍。对于罗马联盟中的`自治城市、殖民地、同盟国都没有义务向罗马交纳年贡或租税,但他们必须提供兵员。罗马与同盟者之间建立起的各种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共存共荣的关系。他们既不是榨取,也不是利用,而是信义。同时,罗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这些同盟国实行了统一的规划和建设,使它们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其次,罗马独特的共和政体的政治体系,通过执政官制度、元老院制度和市民大会,基本消除了国内的对立关系,因为只有罗马本国自由民才享有市民权,所以罗马自由民的参与意识还是很强的。军事天才西庇阿按照规定是不能在30岁那年成为执政官的,但是那年的市民大会,他被选举为执政官之一,元老院也只能接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没有那么快的到来。

当然,这一切都源于罗马人的开放与包容。罗马人从不追究战败者的责任,罗马人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必须在任何领域都是第一,伊特鲁里亚人依然在土木事业上施展他们的才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被委以通商业的职责,艺术、哲学、数学领域,罗马完全寄托在希腊人身上,罗马人还热衷学习希腊语。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一步步的征服过程中,罗马也渐渐在迷失,以前一向对被征服者仁慈的罗马人,也渐渐变得暴戾起来,史无前例的将科林斯、迦太基和努曼提亚等被征服的城邦夷为平地。也许罗马想要这样的惩罚来警戒其他的同盟者,然而历史表明,这样的夷为平地副作用太多。而罗马的共和体制,也在一步步滑向帝国的深渊,当然这时期的罗马,还在处于胜利者的亢奋中。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6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两部《龙族》也是当下青少年的童话。小说中的主人公,不论是孤苦伶仃的路明非、大富之家的楚子航,还是出身豪门的凯撒,都有一个孤独而又痛苦的童年,都渴求父母的爱而得不到满足,都希望追求自己的幸福,都企图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这样的人物性格设定无疑是很能得到现在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的共鸣的:幸福是什么?没有兄弟姊妹的生活,幸福就是不孤单。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的生活,幸福就是父母的爱。没有认同感的生活,幸福就是被需要、被尊重、被爱。虽然故事发生在一群被称为龙族的很另类的人群之中,但是情感却是和当今社会息息相通的.。

路明非的人类社会的人生一直充满了悲剧,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叔叔婶婶家,家境贫寒,学习不出色,没有男孩愿意真心跟他做朋友,也没有女生愿意多看她一眼。但是在美国的与哈佛大学比肩的卡塞尔学院却将具有高纯度龙血的他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这隐喻了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之所以没有价值,是因为你被放错了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只要你努力,总能找到一帮与你有着共同志向的朋友,一起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上帝给你关上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不要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耿耿于怀,有些缺点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就是你的优点,把自己的短处当做长处发挥出来,你的人生想不成功也难。

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事业或者成就是一个英雄可以单枪匹马能够完成的,屠龙也是一样。加入一个正确的集体,并在里面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成功也就实现了一大半。在集体里,当别人对你有误解的时候,真诚、善良和宽容是最好最珍贵的品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只要持之以恒,胸襟坦荡,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感动的,最终都会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坚实的基础。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后做好事。路明非的废柴师兄兼舍友芬格尔,在卡塞尔学院读了八年,路明非也没有瞧不起他,跟他成为了真正交心的好朋友,芬格尔同样也给了路明非许许多多别人给不了的帮助。路明非在屠龙的道路上一直顺利地成长,一路有贵人相助,无疑与他善良真诚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好朋友最大的帮助不是在事业的成功上祝你一臂之力,而是帮你恢复心灵上的平和,给你巨大的精神上的鼓励。当路明非在水下潜水服被划破氧气不够用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是诺诺把她的潜水服和氧气全部都给了路明非,把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给了路明非。同样,路明非为了救活被龙王诺顿刺穿的诺诺,签下了契约,用自己四分之一的生命挽救了诺诺,做了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好人。当他们两个在水下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凯撒和零依然尽全力拉着潜水钟,不抛弃不放弃。这样的友谊让路明非坚信朋友们还在坚持,坚持等着他的凯旋。一个人最强大的不是力量,也不是能力,而是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朋友,一个再坚强的心灵,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变成了无源之水、缘木求鱼了。

看完不仅仅是看到了奇幻和有趣,还能看到作者想通过这部作品传达出来的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路明非一个废柴都能完成屠龙大业,你有什么理由对自己的人生沮丧呢?幸福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只有自己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只有自己把握住自己,才能把握住未来。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7

今天无意中看到《老梁故事会》题目是《世界欠凯撒大帝一座奥斯卡》,老梁阐述恺撒终其一生都在演戏和虚伪中度过,如恺撒有癫痫,亲自导演了自杀的一幕,而且是让自己的私生子杀害等等。

最近正在读盐野先生所著的《罗马人的故事》,对这个甚嚣的传言,盐野先生在书中对其可信度进行了说明,作为历史学家和作家的查遍历史典籍,均没有关于凯撒癫痫的说法,更加不存在凯撒导演自杀一幕。论据就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统帅,凯撒如有癫痫发作,不可能没有记载。另外他主导罗马深入改革到关键时期,不可能自己嘎然而止!

《罗马人的是故事》一共是15本,描述1300多年间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历史,作者就用了两本书详细介绍了凯撒的生平,可见凯撒在罗马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中的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大,以及作者对凯撒的推崇备至。

我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罗马人的故事》关于凯撒生平的两本书,有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

要成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五种特质:智慧、说服力、忍耐力、自控力和坚强的意志,唯有恺撒拥有全部的特质。

我感叹,一个人尽然能够同时具备这么全面的优良品质。

针对这些特质,我总结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些点,这也是读完了这两本书的收获,即自己需要学习的方向,以及鞭策自己学习的动力。

智慧

智慧不是指拥有多少学识或者多高的教养,他是一种洞察力。它可以看到大多数人不愿去面对的那些现实问题,而且在看清之后,懂的如何去尽善解决。换言之,缺乏创造性的辨别力,而不能称作智慧。

罗马的历史学家称赞恺撒有着神一般的智慧,近代历史学家则称恺撒是罗马历史上唯一一位创造性的天才。

我认为凯撒最大的智慧是看到了罗马共和体制的极大弊端,以摧枯拉朽的方式破坏了旧的贵族共和体制,把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独裁制的过渡,把过去几百年发展中随时遇到问题、随时修修补补、牵强凑合起来的旧制度,做了一番整齐划一的工作,开创了帝国时代。以后的继承人,在凯撒的基础之下,建立了长达200年的和平与繁荣时代,史称罗马的和平。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在完成目标这个点上是个天才,但是树立起明确目标的确实恺撒。

坚强的意志

恺撒年轻时,并没有得到什么大的机会。青年的恺撒在经历了一段逃亡、从军岁月之后,重返罗马并步入罗马政坛,但建树不多,并未像其他英雄人物一般年少出名,如33岁就击败汉尼拔的大西庇阿,25岁就破格举行凯旋仪式的庞培(凯旋仪式是古罗马男人最高的荣誉),以至于其感慨“在我这个年纪时亚历山大已经称霸世界,而我却还是一事无成”。40岁前的恺撒,在其对手看来是一个债台高筑的花花公子和品行恶劣的反元老院分子,未觉得其在日后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但是凯撒经历了反抗最高统治者让自己离婚有被杀害的威胁而逃亡、从军岁月、与海盗斗智斗勇、律师的职位等等,自己时刻保持学习充电的状态,年轻时的积累都是为了厚积而薄发,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个人的努力终于走上了罗马大祭司的岗位,以及罗马执政官、高卢行省总督和罗马独裁官。

恺撒给后代的人们很好的诠释着『罗马梦』是如何实现的!

自控力

关于自控力方面的事迹比比皆是,有两个事迹让我印象深刻。

被称为埃及艳后的克娄巴特拉先后做了当时都处于人生巅峰和罗马实际最高领导人凯撒和安东尼的情人。深谙待客之道的克娄巴特拉早已将凯撒和安东尼的习性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恺撒即使度假也有独特的方式。在埃及休息期间,他坚持写《内战记》、研究尼罗河水源、关注埃及的国情,同时以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思考立法改革。一言蔽之,恺撒是个善于自主安排时间和休息方式的客人。他对食物是否华美并不在意,也对东方式的豪华生活兴趣乏乏。在凯撒度假间,克娄巴特拉唯一能做的是凭借自身的年轻美貌陪伴恺撒身侧,同时提供泛游尼罗河上的舒适游船。

与恺撒相比,安东尼是个等待被照顾周到的客人,他沉浸在在这位埃及艳后营造的豪华王者宫殿生活氛围中和溜须拍马中。

为了满足客人任何口味的要求,埃及艳后命令按照大型宴会的规格精心准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山珍海味,无论数量、质量、还是种类,都足以令客人叹为观止。同时有乐师、舞妓、魔术师等为宴会助兴,日日欢舞,夜夜笙歌。

安东尼也败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接二连三出现决策失误,导致罗马人民对安东尼出奇的愤怒,身边的幕僚和士兵弃他而去,最终与屋大维的决战中惨败而自杀身亡。

另外一个事迹是,凯撒从高卢行省凯旋回到罗马后,根据罗马制度只能从两个选择中选其一:

一个是担任罗马执政官,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经历凯旋仪式的荣光;

一个是每个罗马人都梦寐以求的凯旋仪式,必须放弃罗马执政官的机会。

凯撒认为执政官对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有帮助,不得不割爱放弃凯旋仪式让全罗马人民欢呼的机会。

说服力

所谓的说服力是指说话通过著文或者演讲去说服受众的能力。换言之,他是一种以语言为武器,化敌为友的能力。要做到绕过对方心服口服,取决于表达的内容及其方式。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恺撒那样演讲、著书。他能够用喜剧的方式来讲述悲剧,用幽默的语言来解除人们消沉的情绪。人们不缺乏对重要事物的理解能力,但要让理解能力转化为实际的的行动力,则取决于是否能调动起读者、听众情绪的叙述能力。

忍耐力

恺撒一贯的忍耐力和宽容力凯撒一贯“宽容败者的精神”,是罗马史上最动人的跫音。

虽然凯撒也经过了艰苦的内战,但是与前辈马略和苏拉不同,凯撒没有选择清算,更没有列出黑名单,而是选择了和忍耐和宽容,以图弥合创伤。

西塞罗几次背叛凯撒,也因可能到来的惩罚备受煎熬,但是凯撒丝毫没有计较,终其一生都尊重并保护着西塞罗。

对自己信赖的左右手背弃自己投靠政敌,凯撒表现极大的忍耐和宽容,支持他个人选择,在几次打败他时仍让他自己选择去留。

“即使从我这里获得自由的人,将来再把矛头指向我,我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后悔。” 当读到恺撒的这句话时,无不让人动容。

读史读到最后,读的都是人性,因为历史可能会变,环境会变,但是人性永远不会变。

智慧、说服力、忍耐力、自控力和坚强的意志,自己朝着这些方向努力。

英雄凯撒读后感 篇8

对罗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罗马斗兽场、条条道路通罗马、十二铜表法里面。

偶然看到有人在推这套著作,买了第一本来读。这本书写的非常浅显易懂,文字略啰嗦。印象比较深的一是罗马的包容态度,一般人对待信仰,基本都排外的,但罗马人从不排挤其他民族的`神,他们甚至还会积极主动引进其他民族的神。这种态度也扩展到他们对待战败国和战俘的态度,同化战败国。

二是他们创设的“陶片放逐法”,每年一次罗马市民可以将希望放逐的人写在陶片上,在市面大会上进行投票,每年只要过半数,就有权把市民认为其权威和权力将会威胁到罗马的市民驱逐出国外10年。这本来就是为了防止独裁而设立的,但后来演变成政治 斗争的一种手段,在公元前417前这个制度被废除。

罗马政体是这本书的重点,罗马的国王从来没有世袭,即便是王政阶段,也是市民大会投票选举。我们一直的政体王政、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能在罗马政治制度设计中有体现。罗马政体主要由市民大会、元老院和执政官组成。比较灵活的是在战时或瘟疫等重大事件出现时,可以选出独裁官,处理一切事物,有效弥补了灵活与秩序的缺陷。

本文网址://m.w286.com/rijidaquan/3734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